当前位置:首页 > 平安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 共筑平安和谐街道
2013-08-24来源:

[字体: ]

打印

清河街道位于清河门区中心地段,辖区面积2.36平方公里,共有5个社区,人口2.7万,是清河门区最大的一个街道。近年来,我们结合实际,认真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平安街道”建设工作,维护了街道的和谐稳定,现将我们做法向大家做以介绍,供参考。
一、在打牢综治基层基础上寻求新突破
随着棚户区改造工程的推进,清河街道人口也在不断增加,各类矛盾纠纷、信访事件频繁发生。因此,街道决定下大力气开展系列平安建设活动,以“平安街道”建设为载体,在新形势下有效维护辖区和谐稳定,为加快推进皮革产业基地和皮革新城建设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一是从加强领导入手,确保平安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清河街道始终把深入开展平安街道(社区)建设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年初与社区签订责任状,明确职责、任务,每月定期召开综治专题工作会,研究部署全街平安建设工作,不断强化工作力度,并根据街道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平安联创机制,全面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任务。
二是从加强宣传培训入手,提高对平安建设工作认识。我们采取“条块结合,齐头并进”的方式,进一步加强了“平安建设”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街道网站、社区板报、悬挂条幅、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平安建设理念;深入开展法律“四进”活动,工、青、妇和司法所相互配合、联动,全面扩大法制教育受众面,提高居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坚持每年举办一至两次社区综治工作人员培训班,提高社区综治工作人员业务素质。
三是从基础建设规范化入手,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为进一步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街道结合实际,有效整合社会管理服务资源,建立了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构建了集群众诉求服务、行政便民服务为一体的便民服务平台,实现了多部门“一体化”办公、“一站式”服务。街道原有的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中心、矛盾纠纷排查综合调处中心、社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站等基层群防群治组织网络协调稳定,人员队伍不断健全,制度规范不断完善。街道综治办充分发挥综治平台作用,协调相关部门配合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共同参与社会管理活动,形成合力,整体联动。
二、在完善治安防控体系上寻求新突破
清河街道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整合社会资源,把工作重点放在完善治安防控体系上来,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地区社会稳定。
一是抓好治安防范网格化建设。我们本着“因地制宜、点面结合、精干实用、覆盖全街”的原则,在整个街道形成“网格化定位管理、精确化定位责任、整体化联动处置”的工作格局。以有形的网格推动无形的管理,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强调“服务为先,柔化管理”。创新建立“一格多能”机制,矛盾化解、治安防控、信访稳定、消防、食品安全、民生保障等工作全部纳入网格 “一体化”管理。在社区设立网格管理平台,全街道规划为14个基础网格,195个单元格,网格配置“一长四员”,即格长、督导员、协管员、信息员、巡逻员,目前共有238名社区党员、社区志愿者、“三老五老”骨干队员参与到网格规范化建设中来。
二是抓好群防群治队伍建设。辖区治安防范是关乎群众利益的大事,社区建立了网格义务巡逻队、三老五老等群防群治队伍,目前全街共有140名义务巡逻队员,配合公安机关开展社区巡逻和排查治安隐患工作。特别是在重要时期,社区的群防群治队伍发挥了维护社区治安稳定的重要作用。虽然是居民志愿者组织,管理却逐步规范化,我们先后制定了《清河街道治安巡逻队巡逻规定》和《清河街道治安巡逻队员工作职责》,建立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动态服务管理机制,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自去年以来清河街道无一起恶性案件发生,治安案件数量与同期相比有大幅度下降。
三是抓好信息员队伍建设。信息员全部来自社区,他们最了解自己社区的基本情况,最熟悉周边环境,能够及时掌握并迅速传递讯息,做到经常与社区干部通气,共同推动社区发展和确保社区平安。我们要求信息员做到“三勤”,即勤听,听邻里在议论什么?关心什么?勤看,看邻里都在做什么?勤聊,常和邻里聊天,唠家长,观察思想动态,促进邻里和谐。通过信息员反馈情况及时了解各种潜在的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乌龙社区居民李国玉,妻子是多年精神疾病患者,他本人也于今年3月份出现行为异常,信息员与街道沟通,将此人纳入重点监管视线,当发现该人手持菜刀在小区里游荡时,街道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处理,并为李国玉申请到精神疾病治疗指标送其免费治疗,消除了小区居民的恐慌心理,避免了恶性伤害案的发生。今年以来,社区网格管理员共排查上报治安防控、公共安全隐患27件;排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15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7%。
三、在改进工作方式上寻求新突破
一是主动疏导,信访代理解难题。我们在开展矛盾纠纷综合调处工作中,坚持“三化”理念,建立“信访代理”制。“三化”,即化消极接访为积极领访、化被动等访为主动下访、化单一控访为综合治访。通过“信访代理”把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涉及政策、法规规定较严格和比较复杂的问题由街道综合调处中心统一受理,由专人负责,全权代理。今年6月份有50多名公岗人员以工资待遇不符合国家政策为由要去市政府上访,街道、社区获知情况后,街道主动派专人领访,到市政府找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市劳动就业机构领导当面解答了公岗人员待遇问题,一起群体上访事件就此化解。今年以来,街道、社区信访代理员共代理居民信访27件,办结25件,办结率97%。信访代理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得到辖区居民的称赞和认可。
二是关口前移,化解矛盾找源头。矛盾纠纷调处是基层平安建设工作的重点,居民的家长里短看似小事一桩,但小矛盾不解决也可能变成炸药桶。我们从最基层的社区建立起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督导的调解网络,自下而上逐级负责,源头化解;为使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街道建立了网格格长责任制度、网格例会制度、网格巡查走访制度。网格管理员就是基层矛盾纠纷的“消防员”,我们将排查调解工作前移到一线网格内,让居民不跑远路,不打官司,不伤感情,就地解决问题,筑起基层稳定第一道防线。网格管理员既是化解矛盾的能手也是为居民服务的贴心人。水塔社区低保户李振金,房屋属搬迁范围,老伴去世,自己带三个智障儿子生活,家庭非常贫困,在等待搬迁过程中,房子墙体突然粉化,檀木出现裂痕,房屋随时有倒塌伤人的危险。网格管理员在日常巡查走访时发现问题后,及时向街道上报,街道第一时间派人到现场查看情况,组织人员将老人和家中物品搬出,又协调政府相关部门解决了一家的租房费用,老人对此深表感谢。今年以来,通过网格排查出各种矛盾纠纷300余起,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6%。针对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街道设立“居民说说”民情信箱,居民可以通过民情信箱将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及时反映出来,街道社区及时反馈办理结果。自“居民说说”民情信箱设立以来,收到各种反映问题的信件82件,办结67件,移交给相关职能部门解决15件,办结率100%。
三是分清权限,重点问题领导包案。我们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稳控。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视情况逐级报送至矛盾纠纷综合调处中心。对突出的矛盾纠纷,建立包案调处机制,明确一个领导、调处工作组、负责人和工作期限,及时组织人员到各重点矛盾纠纷产生地点开展调查、调处。对于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可能引发重大治安案件或者群体性事件的重点矛盾纠纷,街道主任、书记亲自包案调处。每个工作日街道领导轮流接待来访的纠纷当事人,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确保辖区内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全街未出现因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不利引发重大的不稳定因素和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发生,未发生有重大影响的刑事和治安案件,综合治理各项工作得以健康发展,平安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联系电话:0418-2819266 邮箱:fxcawyx@163.com

辽ICP备 号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5号 邮编:123000